4月16日,图书馆在501报告厅,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学术革命悄然展开。在传统图书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汇点上,学术工具经历了一场“智能升级”。作为读书月的创新活动,通过深度整合中国知网资源与人工智能工具,向全校师生展示了数字化科研的全新可能性。四场信息素养讲座陆续开展,吸引了逾千名学生报名参与。首场讲座由中国知网北部区培训经理姜烨讲授。现场互动频繁,显示出学生对讲座内容的浓厚兴趣。

从“人找信息”到“信息为人”:AI重构学习逻辑
讲座第一部分就展示了人工智能工具的“超能力”。当输入“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技术”关键词后,知网研学平台不仅能够迅速推荐百篇核心文献,还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知识图谱,自动梳理出技术演进路径与研究热点,并为论文提纲提供多版本建议。
构建学术“智能助手”:三大应用场景落地应用
本次讲座聚焦学生科研难点,推出三大AI工具实战场景。文献深海导航:利用AI语义分析,在海量文献中精准定位“高价值论文”,规避“读百篇用一篇”的低效困境;论文智囊团:从标题优化、数据可视化到参考文献自动校对,AI全程参与论文创作;学术热点雷达:基于知网大数据,实时捕捉学科前沿动态,助力学生抢占创新先机。
当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学术研究的各个层面,它所改变的不仅是工具的效率,更是研究的思维范式。在这场由读书月引发的“智慧风暴”中,学校正以创新的姿态,开启数字时代学术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作者:李妍 一审:李玉平 二审:王凡 三审: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