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加强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积极探索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将“全周期体重管理”理念融入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多元化举措,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效显著。

特色早操,打造体重管理 “第一课堂”
全新序章,始于初春。当北方的春寒仍笼罩在校园,清晨洒满阳光的操场早已化身活力舞台,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景象。学校突破传统早操形式,推出“启智健身”早操计划,将体能训练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融入运动科学原理,兼顾有氧与无氧训练。同时,定期更新锻炼内容,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参与热情,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参与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打卡转变为主动参与,出勤率持续提升,晨间锻炼逐渐成为校园新风尚。




春日晨练 元气满满。清晨的校园里,学校各系精心设计的特色早操系列活动已成为校园青春风景线。除传统广播体操外,新增的拔河、踢毽子、健美操、八段锦、军体拳等多元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早间锻炼选择,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满足不同体能基础学生的锻炼需求。多样化早操活动,让同学们在运动中享受到了乐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形成 “要我运动” 到 “我要运动” 的意识转变,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新时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与活力。


突破限制,构建四季运动新生态
学校以体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学、练、赛一体化”创新实践,在丰富体育教学形式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强体能、塑造健康体魄。学校体育项目除武术、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柔力球,网球、橄榄球、轮滑、体育舞蹈、跆拳道等教学项目外,结合新建的室内游泳馆、冰上运动馆,本学期将滑冰、游泳纳入体育必修课程,实现了 “冰上飞驰” 与 “水中畅游” 的四季运动闭环。滑冰课结合速度滑冰、冰球基础技能,让学生在冰雪运动中感受速度与平衡的挑战。游泳课则分层次教学,从基础漂浮到泳姿进阶,配备专业教师与安全保障。本学期参与滑冰、游泳课程的学生超4000人次,体质测试中耐力、柔韧性等指标显著提升,学生普遍反映运动能力增强,体重管理更科学。


激发活动,创新多维健康管理举措
学校以实际行动诠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拓宽学生的运动渠道,用创新体育实践为国家体重管理行动落地注入活力。学校新建的体育馆即将开业,体育馆设施完善,设有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多功能健身房、体操房、瑜伽室等,健身区域又细分为有氧区(有椭圆仪、自行车和跑步机等设备)、力量区(有多种专业器械)与放松拉伸区(供运动后拉伸)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且高品质的运动选择,同学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体能与技能、提高自律与毅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体育馆还承载了学校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加强与周边社区及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合作,满足学生与社会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实现学校服务社会,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



从晨光熹微的校园到四季恒温的体育场馆,从传统体育教学到智慧健康管理,学校正以 “全周期体重管理”为支点,撬动学生体质健康升级的杠杆,通过多维度、个性化的体育教育实践,推动体教融合向精准化、智能化、常态化纵深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持续加大对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服务的供给,将健康饮食、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入体重管理教育,构建全方位健康促进体系,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作者:周胜男、王凡 一审:王丽萍 二审:王倩 三审: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