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学术指导的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科普弘扬知识竞赛圆满落幕。通识教育学院大学物理教研室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组织全校150名学子参赛。最终8名学子荣获一等奖、15名学生获得二等奖、30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其余学生均获得优秀奖,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素养。
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科普弘扬知识竞赛是由中国军转民杂志社、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物联网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学术指导的全国性赛事。竞赛分为线上知识答题和视频作品竞赛双赛道,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及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士开放。
竞赛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宗旨,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高度契合。物理教研室将赛事作为深化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赛前组织学生解读“两弹一星”研制历程中的关键物理原理、技术突破等科普知识,深入宣讲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的爱国事迹,系统阐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内核。比赛中,我校学子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爱国情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取得佳绩。
“两弹一星”精神所蕴含的科学态度与报国信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资源。组织学生参与本次赛事,既是大学物理教研室推进课程思政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通过“以赛促学”,学生在竞技中深化了对精神内涵的理解,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深度融合。未来,大学物理教研室将继续立足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刘文 一审:张洪岩 二审:王凡 三审: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