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土木工程专业组织教师进行新学期课程建设说课交流活动。 专业教师郝丽娜、霍英洲、钟美慧、贺全德、王雪、郭丽婷、李智慧、刘延超人,分别做《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制图(含CAD)BI》《工程地质与土力学》《钢结构原理与设计》《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材料力学A》的说课,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讲解本课程的“三级矩阵”、各模块/项目任务目标、课点支撑
说课,是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方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8月19日上午,健康与护理系组织15位任课教师结合线上说课,交流分享落实课程四要素和开发课程三级矩阵的思路。 系教学工作副主任张苗首先强调“三级矩阵”开发要点及重要意义,具体讲解了一级矩阵各门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二级矩阵课程项目/模块/专题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三级矩阵课点与模块任务
8月18日,工程管理专业在线召开第三学期总结交流会,专业全体学生及实习指导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专业负责人张好徽在总结中对学生第三学期实习给予肯定。这个第三学期,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以两种形式展开:一是家在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的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共有60名同学进入当地企业实习,人均实习薪资为1500元。二是通过完成专业布置的项目任务进行实训,大一学生主要进行了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8月17日上午,思政教学部组织部门教师进行课程矩阵研讨。 研讨围绕“怎样改革下学期思政课教学组织形式,如何把体认式教学落到实处,怎样在思政课教学中落实‘三五’能力培养,课程矩阵怎么设计”展开。部门负责人魏军对课程矩阵的相关问题做出讲解,要求各位教师深入思考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各位老师在研讨中分别交流了自己对课程矩阵的认识与理解,共同探讨梳理矩阵结构、项目组成、产出测量方法
为帮助新入职辅导了解并熟悉学生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尽快适应辅导员岗位工作,健康与护理系近期通过专题讲解和以老带新的方式,对新入职辅导员进行培训。 培训中,系学生工作副主任王丽萍与在岗辅导员每人主讲一课,交流分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发事件处置、学习践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帮助新辅导员熟悉岗位工作要求。 王丽萍副主任在培训中,围绕“学生工作及学长制”,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体会,为新辅导员
因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我校对2019-2020学年度第三学期教学工作做出了相应调整。这个第三学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采用线上实习方式,组织学生在学习通等信息化平台上完成相应实训任务,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第三学期第一周,全体专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同学之间相互配合查找相关资讯和信息,完成了对新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的学习了解,并定期向指导教师进行反馈
这个第三学期,财务管理专业2019级有43名同学参加现场实习,106名同学参加线上实训,3名同学参加了学长教官团训练。四周的实习实训中,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将实际工作业务与在校所学的会计和出纳专业知识及技能相结合,获得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参加线上实训的学生按照专业安排,通过科云实训平台,运用财务会计实训模块,按时完成从情境19直到情境32的实训任务。 ————财务管理专业 刘程 8月11日,健康
8月18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第十一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出席活动并讲话,我校理事长曹勇安教授作为应用型课程建设领域专家,应邀担任本期大课堂首席评课专家。 本期大课堂以线下教师说课、专家评课,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全国逾万人次院校教师参与互动交流。 大课堂上,曹勇安教授作《应用型课程建设原则、方法及评价》专题报告,指出“四真三化
8月18日晚,学校举办第二期 “校友故事汇”,两位校友嘉宾应邀分享所受学校文化熏陶及其成长的经历与感悟。 在校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5400多人在线参加活动,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康静主持活动。 1997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校友张百春,拥有11年的创业及企业管理经验,现为北京百纳有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他以《知识改变命运 梦想成就未来》为题,讲述了自己得益于母校“五种能力”培养,做事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部署,8月14日-17日,管理工程系团总支围绕“深入了解在疫情的巨大冲击下,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变化以及我国扶持政策对当地经济、民生起到的实际作用”,组织开展了“疫情下的民生”暑期“三下乡”专项调研活动。 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管理工程系团总支对此次专项调研活动采用线上调研方式进行,通过组建调研团队,分别对家乡所在地区进行了有关“疫情后市场主体复产
| 共有 8,90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891 页 当前第 70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