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4月29日至5月29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九届“5·25”心理健康活动月之“敞开心扉·与爱同行”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心理讲座、网络团体辅导,组织心理测评、“三行情话”、心理电影赏析以及“我的云上学vlog”视频博客展示等活动,促进疫情防控形势下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的7场“生命的顽强
学校工会实施女职工“共建共享、服务关爱”工程,在市总工会女工委组织的“六一”特别关爱活动中,举办了“校园最美笑脸”摄影比赛。 6月1日,学校工会对所征集的50余幅教职工摄影作品进行评奖,让教职工回家将这份节日祝福带给孩子,陪伴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其中“你为蝶,我相伴”“快乐成长”“从小培养亮剑精神”“最美笑脸”4幅作品获得一等奖。 【责任编辑 贺明杰】
时光悄然流逝,儿童节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后却想回到儿时。6月1日,学校团委举办了“六一童谣演唱会”线上直播活动。各系辅导员老师及其孩子们以及因疫情防控居家的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活动,共享一场视听盛宴。 活动采取线下线上互动形式展开,童声合唱、童谣展示、舞蹈、个人演唱……丰富的节目精彩纷呈。伴随着线下现场动感的音乐旋律,辅导员赵勇、姜宏伟、隽永刚老师为大家带来《歌曲串烧》,打开
5月29日下午,信息工程系利用例会时间在线组织了课程思政教研活动,系教学工作副主任刘春媛主持学习研讨,全体教师参加。 大家首先回看了第28期“龙江高教大讲堂”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智强教授的讲座《如何发掘和梳理高校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视频片段,围绕其中谈到的课程思政实施具体方法与路径,即“发掘元素→融入课程→渗透教学→依附知识→记忆固定→价值内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范畴展开研讨,纷纷
5月30日上午,“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大讨论之“成长故事汇”(第二期)在线举行,健康与护理系、信息工程系主任张静和院长曹然彬先后分享各自成长故事。近400位教职工参与学习,张振笋副院长主持学习活动。 张静主任在题为《与学校共同成长》的交流中,从回望昨天故事、守望今天责任、展望明天梦想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2003年来校工作,作教师兼任教学秘书。2004年至2013年,作为专业负责人
5月31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的“第二届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研讨会”通过智课堂平台在线举行。 会议以“后疫情时期应用型课程重构”为主题,吸引来自各高校、研究机构等4000余人在线参加。 我校理事长曹勇安教授应邀为会议作《解构与重构 :本土化应用型课程建设实践 》专题报告。他通过中美高等教育改革史的对比,指出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上。基于实践,分享了“四真三化
5月29日中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姜岩组织全体专业教师讨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实施。结合授课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各位教师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张晶老师在《平面构成》课程中融入爱国元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从现在的点滴做起,完成好课业任务;王砚谊老师在《图形创意》课程中,将创意思维与国家大力支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培养学生们的“双创”意识。大家还就目前在线授课过程中
5月28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结束。按照学校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部署和本专业具体答辩安排,利用两周的时间,102名专业学生分别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对整个答辩过程全程进行了录像并保存影像资料。 参加答辩前,学生们都经过了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指导、论文审查以及最后的修改等阶段的精心准备。此次答辩,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由学生做10分钟
5月31日,健康与护理系举办第三届“天使杯”暨“5.12护士节”系列活动之专家讲座,邀请齐市第一医院工会主席杨晓光、护理部部长千春花,分别作“疫情下的南丁格尔誓言”主题讲座,健康与护理系师生840人聆听讲座。 杨晓光主席结合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分赴湖北、绥芬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战“疫”的事迹,弘扬医护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激励同学们热爱所学专业,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千春花部长结合新冠肺炎
5月28日晚,张永春教授“五种能力”系列讲座之心理承受能力在线举行,学校400余位教职工参加学习,张振笋副院长主持此次学习活动。 张永春教授首先引用多年前,他为新生所作心理承受能力专题讲座中关于“如何把握自己”的内容。指出掌握自己、把握自己是一种心理修养,也是一种行为修炼,人的素质高低与否,关键就在于此。同时,分享了心理修养的四个阶段以及怎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等经验体会。 在此基础上,张永春
| 共有 8,89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890 页 当前第 72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