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双千”计划背景下的高校微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苏州召开,作为首个全国性高校微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来自全国各地58所高校近200名专家学者、教学管理者、骨干教师代表参加。

会议通过专家报告、圆桌论坛、典型报告、闪电演讲等多元方式,围绕微专业建设现状与问题、微专业开发的原理与方法、数智技术赋能微专业课程建设及微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研讨。

曹勇安在大会上作题为《微专业开发原理与方法》主旨报告,报告以生动的语言介绍微专业产生的背景;以形象的举例阐释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以“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原理,分享微专业建设的逻辑。曹勇安认为,微专业是在专业系统中具有专业性质的最小单元,以达到职业资格标准为目标,由不超过主修专业总学分4%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专业。主专业具有系统性,学程长,渐进式更新;微专业具有针对性,学程短,市场化回应。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主专业+微专业,学主专业安身立命,拿文凭获学位,修微专业锦上添花。曹勇安的报告理念前瞻,实践探索深入,为会议提供了微专业建设的理念引领与案例支持。

学校康护工程系康复治疗学专业负责人孙强在会上作《大健康理念下的微专业建设》报告,报告基于学校微专业建设基本理念,结合学校大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实践进行了生动的实践经验分享。

会议期间,学校参与发起成立高校微专业建设协作体,协作体将以“能力核心、标准引领、共建共享”为理念,通过校际协同、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微专业建设生态圈,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吴旭 一审:潘宇 二审:王凡 三审: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