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25年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AI赋能人才培养·全球智联产教融合”为主题,汇聚来自中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十余个国家的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路径与产教融合新范式。

学校创校校长、理事长曹勇安应邀在主论坛作了题为《AI赋能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将培训主体从“劳动者”转向“教育者”、推动教育培训“属地化”的破解思路,并重点介绍了依据“四真三化(FT)”原理开发主专业和微专业的创新实践。
面对AI时代,曹勇安强调,人类的智能活动一旦被拆解为已知事件和规则步骤,就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学校据此打造“课程通”平台,建立课程开发的“标准化生产线”,同时充分发挥“课程通”平台在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人才本土化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内容富有前瞻性和实践价值,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本次报告不仅展现了我校在AI赋能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为推动构建开放共享的国际教育合作新格局贡献了重要力量。
【作者:纪莹莹 一审:赵丹丹 二审:王凡 三审: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