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看到一条网络新闻:国内某学院俩保安用棍子虐打校园流浪狗,打到半死,惨不忍睹!事后,他们说是在执行院领导的指令。同一时间,我校保卫处救护一只银狐并移送齐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新闻,也被推送到了我面前。
对比之下,我不禁想起了“大宝”。
“大宝”不是人,是条狗——卷毛雌性京巴。
第一次遇到它的时候是一个2007年的冬夜,我批改完作业从一号教学区向八公寓走,寒风呼号,当时是齐市少见的寒冷,夜里可低至零下38度,我与这个小家伙撞了个对脸儿。不知谁遗弃了它,我想引它到公寓的走廊里暂时过夜,但它怕人,远远地躲开了……
出乎意料的是,几场尺厚的大雪过后,还是能看见它在院子里觅食的身影。我发现,一号教学区北面有条地下暖气管道,上方的土不结冰,小狗的冬夜就是匍匐在这里度过的。
我和“校警”说了这事,他们又告诉了门卫。门卫便在晚间学生归寝后,悄悄让小狗在一楼角落休息,早上教学区开放前送出去,以免惊扰师生。
本该夭折的小狗就这样迎来了它在校园里的第一个夏天。这是学校刚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二年,2007级的学生则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系统的企业实习,这一年学校提出了“职业人”作为实践教学的关键词。
总之,在欣喜的忙碌中,大家偶尔会停下来逗逗它。新老师和它述说自己怀念的大学时光,小女生跟它说自己的心曲,门卫赵阿姨则给它讲自己年轻时有多漂亮……
“大宝”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聆听”。
“大宝”已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和亭子、长廊一样,与学校融为了一体。
不过即便这个时候,也没人声张——担心“大宝”被驱逐出校园,那样它就真的成了一只无家可归的狗了。
立夏刚过,门卫赵阿姨就嚷嚷着告诉我:“‘大宝’有‘户口’啦!”
原来,早间门卫陪同校长巡视校园时,校长说:“这么大个校园应该容得下它,尊重生命示范给学生,也让学生看到遗弃给生命带来的后果。”
晚自习刚过,一号教学区门口就围绕了不少女生来看“大宝”,给它梳理长毛,这个时候,“大宝”是这些女孩儿们的狗;出早操回来,男生一边打羽毛球,一边嘴里不停地喊着一旁观望的“大宝”,这个时候,“大宝”是这些男孩儿的狗;每天备课下来,晚间十点多从办公室回教师公寓,我看见“大宝”,跟它说:“哎呀,我好累!”这个时候,“大宝”是我的狗。
“大宝”是不幸的,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在寒冬里苟延残喘,但是“大宝”也是幸运的,它在这个校园里遇到了一群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人。从校领导到“校警”、门卫,从老师到学生,大家都步调一致地用包容允许一个“例外”的合理存在。
后来的“大宝”,在校园里迎来送往了十届学生,见证了学校升本,汽车大楼、五号教学区的落成。它自己也“结了两次婚”,前后生下过七八个宝宝,满月后被校园的职工善意地领养了。2017年,高龄的“大宝”不幸去世了,校园贴吧里祝福它在天国幸福的文字此起彼伏……
“大宝”是这个校园里才有的狗,是这个校园里一段特别的记忆。这个名字谁起的?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在这个校园里获得的。
作者简介:
80后教师,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
在校工作十余年,致力于专业基础教学研究和对学生德育(隐形课程)的培养工作,系2018年度学校师 德先进个人和2019年度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
【责任编辑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