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教务处在图书馆601报告厅组织开展了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考核改革典型案例交流评比活动。教务处处长张静、副处长张莹和各教学部门副主任及教师代表参会,各教学部门副主任担任评委,教务处考务科科长陈刚主持。

经部门推荐、教务处审核,八名教师的五门专业课和三门公共课进行交流评比。汇报教师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通过课程学习产出的设计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及课点的达成、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等方面介绍了课程考核改革成果。

张莹副处长对几位教师介绍的考核改革经验和做法给予了肯定,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到课程考核改革中,切实解决一些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她提出,课程考核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在审核评估中,严把考试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教师们要用智慧,深挖课程考核改革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标。
经过交流达成如下共识:一是课程考核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课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课程考核改革的出发点、核心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及目标的达成;二是要加强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真正把“以学生为中心、双元育人”的应用型课程开发落实到位;三是做好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即“两性一度”,考核是其中难点之一,要严格考核评价;四是以学习成效为目标探索开放式非标准答案考试,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在课程考核的设计上,要落实专业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
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学校处今后要进一步将课程考核改革落到实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突出应用,方法多样、加强能力导向、鼓励创新”的课程考核改革理念,使学生受益。
【责任编辑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