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8月8日至9日,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成立十周年论坛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举行。联盟成员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员、骨干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领导、负责人等参加。与会人员以课为媒,相约鹤城,总结十年课改历程,审视现实、分享成果、谋划未来,共创共享,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由35所院校共同发起,于2015年1月
8月4日至5日,日本龟田医疗大学志村千鹤子教授、大野知代教授、光成国际开发有限公司代表董事曹东光一行三人莅临我校进行友好访问与学术交流。医学院院长孙强、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赵丹丹及相关人员陪同交流。 4日上午,代表团一行首先实地参观了齐三机床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及劳模创新工作室。随后,考察了我校冰上运动馆、体育馆、游泳馆、瑜伽馆、药食同源及外事中心等现代化教学与活动设施,感受中国火罐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
8月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来到学生发展中心进行考察交流。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全程陪同交流。 叶之红首先参观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郭明敬、艾涵塽两位教师分别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机制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及特色工作做法,同时也展示了场地规划、设施配置及咨询服务等情况。 随后叶之红来到生涯教研室,由学生发展中心课程长张贺介绍《生涯发展》课程建设情况。叶之红认真听取了《生涯发展
2025年暑期是学校开展的第23个专业实践学期,学校23个本科专业58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1800余家合作企业,完成为期8周的专业实践。学校自2003年起,创设了专业实践学期,每年6—8月组织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学生在真实的职务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形成了“三层次四结合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实践学期中,齐工程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
2025年暑期是学校开展的第23个专业实践学期,学校23个本科专业58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1800余家合作企业,完成为期8周的专业实践。学校自2003年起,创设了专业实践学期,每年6—8月组织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学生在真实的职务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形成了“三层次四结合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实践学期中,齐工程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
2025年暑期是学校开展的第23个专业实践学期,学校23个本科专业58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1800余家合作企业,完成为期8周的专业实践。学校自2003年起,创设了专业实践学期,每年6—8月组织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学生在真实的职务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形成了“三层次四结合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实践学期中,齐工程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
2025年暑期是学校开展的第23个专业实践学期,学校23个本科专业58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1800余家合作企业,完成为期8周的专业实践。学校自2003年起,创设了专业实践学期,每年6—8月组织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学生在真实的职务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形成了“三层次四结合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实践学期中,齐工程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
2025年暑期是学校开展的第23个专业实践学期,学校23个本科专业58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1800余家合作企业,完成为期8周的专业实践。学校自2003年起,创设了专业实践学期,每年6—8月组织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学生在真实的职务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形成了“三层次四结合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实践学期中,齐工程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
8月6日下午,通识教育学院在3号教学区2401室和2308室分两组进行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新任课、任新课”教师试讲活动,共有来自5个部门的11名教师参加此次试讲,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洪岩(线上)及课程长、骨干教师等7人担任评委,两组试讲分别由于洪杰和刘双丽两位老师主持。 参加此次试讲的11名教师,既有首次承担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任务的“新任课”教师,也有面向全校首次开设
共有 8,66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867 页 当前第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