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劳动文化育人实效,学生工作处于7月18日至25日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度专业实践学期“匠心传承・劳动有我”演讲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00余名学生参与,同学们通过学习通扫码报名并提交演讲视频,他们结合专业实践学期的真实劳动案例,生动诠释劳动精神与职业信仰,充分展现了在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感悟。

机电学院关键铭同学讲述了在机床操作中,为追求0.01毫米的精度而反复练习的日夜,展现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工匠态度。
医学院李丹阳同学回忆起临床实习时的难忘经历:深夜病房内,一位老年患者突发呼吸急促、神情痛苦,初上岗位的她虽慌乱无措,但带教老师却沉稳处置、精准操作,那句“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条管路、一次穿刺,都牵着病人的安危”让她明白,护理领域的“工匠精神”并非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将日常操作做到极致,以专业守护生命之光。
视频里,同学们不仅讲述了关于劳动相关的故事,还深入探究了新时代青年的劳动价值观。土木与管理学院王婉迪同学结合在银行专业实践的经历,谈到在参与客户服务工作时,面对多样化需求,她始终以耐心倾听、细致解答回应,每一次成功协助客户解决问题,既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对社会服务价值的践行,深刻凸显了劳动成果与社会责任的紧密关联。
演讲中,多位学生提及身边的劳动榜样。机电学院刘洪瑞讲述了实习期间的修车经历:他在更换机油、拆卸轮胎等繁重工作时心生厌烦,而师傅一句“这关系到底盘安全和一个家庭的幸福”令他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店内张师傅对方向盘轻微抖动问题的“较真”态度,以及那本记录着数十年修车经验的破旧手册,更让他明白工匠精神蕴含于细节之中。他懂得了,将拧螺丝这类看似平凡的工作做到扎实到位,便是劳动价值的生动体现。

此次演讲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更是学生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大家用真挚的语言讲述劳动故事,用动人的声音传递工匠精神,未来,学生工作处将继续以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为载体,让劳动精神融入青春成长,让工匠精神照亮职业之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作者:郭慧莹 一审:王丽萍 二审:王凡 三审: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