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校团委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7月22日土木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贤鹏、副院长贺全德、团委书记宋雪微、风景园林专业长袁继杰以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风景园林专业部分师生组成的团队,赴齐齐哈尔市克东县蒲峪路镇幸福村,开展以“绘梦乡土,共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实践团队精心筹备。师生们前往幸福村实地调研,精准测量墙体尺寸,并与村民深入交流,挖掘当地农耕文化、民俗传统及红色资源。在此基础上,实践团队将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主题与地方元素有机结合,参考众多优秀墙绘案例,设计出包含党建标语、田间风貌、豚鼠特色养殖展示等内容的墙绘方案,为后续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当天,实践团队前往幸福村豚鼠养殖基地开展墙绘工作。抵达后,同学们立即投入创作: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率先主导草图设计,并积极吸纳村民建议进行优化。在正式绘制阶段,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严格遵循打底、勾线、上色等专业流程,同时做好安全防护与质量把控,力求让每一面墙都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生动载体。

风景221张文智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与基层需求结合的重要性,看着一幅承载着乡村振兴愿景的画作逐渐成形,我们不仅提升了实践技能,更感受到用画笔助力家乡发展的成就感,这样的经历非常有意义。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更是青年学生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以墙为纸、以彩为墨,将可爱的豚鼠形象与田园风光、乡村振兴主题完美结合——金黄的麦浪间,一群憨态可掬的豚鼠或驻足凝望,或嬉戏追逐;翠绿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标语与灵动的鼠影相映成趣。这些充满创意的墙绘作品,既展现了当地养殖产业特色,又传递出乡村发展活力,使原本普通的墙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通过此次实践,同学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服务基层的价值。一幅幅生动的墙绘,既为幸福村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也见证了青年学子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土木与管理学院团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创新服务模式,让青春力量在广袤乡村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作者:甘思旺 一审:徐明 二审:王凡 三审:王倩】